低調拉舍特當選執政黨主席 德國或將平穩進入“後默克爾時代”

1月16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拍攝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當選主席阿明·拉舍特在基民盟線上黨代會上講話的視頻直播畫面。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核心 提示
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16日舉行選舉,59歲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北威州)州長阿明·拉舍特當選黨主席。
分析人士指出,拉舍特是基民盟前主席、現任總理默克爾的忠實支持者。如果他在今年9月聯邦議院選舉過後出任總理,可能會延續默克爾的政策走向,帶領德國平穩過渡到“後默克爾時代”。
主打“信任牌”
本次基民盟黨主席選舉共有三位候選人,分別是拉舍特、前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和聯邦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諾貝特·勒特根。分析人士認為,拉舍特能夠當選,勝在打好“信任牌”。
拉舍特從不特立獨行,履歷中並無特別亮眼之處。但他性格堅韌,尤其注重強調自己“值得信任”,這幫助他在此次選舉中獲得政界高層的普遍支持,成為獲勝關鍵。
16日,三名候選人均在投票前發表演講,拉舍特拿出自己的“幸運符”——父親的工牌。他父親曾是一名礦工,每天在地下1000米的礦井裏工作。拉舍特説:“父親告訴我,當你在井下時,你的同事來自哪裏、信仰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相互信賴……我可能不是一個有完美表現的人,但我是阿明·拉舍特,一個值得你信賴的人。”
拉舍特的優勢還在於豐富的從政經驗。他先後擔任過聯邦議院議員、歐洲議會議員、北威州政府部長、基民盟北威州委員會主席和基民盟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在2017年北威州選舉中,拉舍特出人意料地帶領基民盟戰勝了在該州擁有強大根基的德國社會民主黨,他也由此成為這個人口和工業大州的州長。
相比之下,默茨於2009年棄政從商,在默克爾宣佈將退休後,他才回歸政界。勒特根雖曾擔任過德國環境部長,但2012年領導基民盟角逐北威州議會選舉遭遇慘敗,因此受到默克爾批評,隨後被免去環境部長職務。
穩妥選擇
德國媒體認為,拉舍特當選黨主席意味着基民盟選擇了“穩妥”。
拉舍特為人低調,德媒對他的評價是“秉持中庸之道”。他是默克爾的盟友,一直忠實執行默克爾的政策。相比之下,默茨當年曾與默克爾意見不合,被認為是黨內保守派的代表,尤其在經濟政策上希望減少政府幹預,反對德國現行的歐洲政策。而勒特根則以年輕和改革形象示人,在立場上更傾向於偏左。
今年9月,德國將舉行聯邦議院選舉,默克爾將不再競選總理,這意味着德國將進入“後默克爾時代”。按照基民盟的傳統,黨主席往往是黨的總理候選人。按照目前趨勢,基民盟有望在下屆選舉中保持議會第一大黨地位,這意味着拉舍特很可能接替默克爾,成為新總理。
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面臨大變局之際,德國將迎來16年來首次領導人權力交接。基民盟選擇拉舍特,可能預示着德國在“後默克爾時代”將延續當前政策方向,繼續走理性的中間道路。
拉舍特也表示,他將堅持走中間路線,推動社會融合,反對兩極化。他認為黨主席不是首席執行官,而是能將大家團結在一起的隊長。
拉舍特此前也曾説過,他認為與默克爾的政策切割是愚蠢的行為。有媒體評論,拉舍特的當選其實是默克爾的勝利。
政策傾向
在國內問題上,拉舍特主張促進移民融入德國社會,推進數字化進程,增加婦女在社會各界領導層中的比例,以及削弱右翼勢力在原東德地區的影響力等。他曾警告稱,過度的氣候保護措施會損害德國工業,並呼籲改革能源體系,為工業部門提供更廉價的電力。
在外交政策方面,北威州與比利時、荷蘭等國相鄰,作為州長的拉舍特與這些國家聯繫非常密切。他將繼續倡導歐洲各國加強合作。拉舍特本人是致力於德美合作的“大西洋之橋”協會會員,他期待與美國新政府合作,修復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受損的德美關係。
記者 任 珂 張 遠
據新華社柏林1月16日電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